【学习正当时】我院盆底康复护理小组实操培训收获满满
为提升我院盆底康复小组专业能力,充实盆底康复专业技能,提高盆底康复护理质量,10月11日下午,我院盆底康复护理小组在盆底康复治疗中心进行实操培训,共计18人参加。
培训课上,主讲老师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详细讲解并示范《腹直肌分离修复手法》《盆底康复治疗仪器操作及常用治疗方案的选择》,学员们认真聆听,积极动手操作,互相学习探讨。参培人员纷纷表示对仪器使用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,对腹直肌分离修复手法有了更熟练的操作技巧......
“获益匪浅,比单纯理论课更有意义。”
“相信自己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!”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此次实操培训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的一次学习,为小组人员提升自身护理能力提供了交流平台,为促使我院盆底康复护理小组朝着程序化、规范化、同质化、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健康知识小课堂
一、产后腹直肌分离是什么?
由于女性妊娠时腹壁扩张延伸,两侧的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向两侧分离。产后腹直肌会再向中线靠拢,约6到8周恢复腹壁张力。分离严重者腹直肌难以自行恢复,可能导致下背痛或影响骨盆、腰椎的稳定性。如果做过腹部手术,可能合并腹壁疝。
有研究显示:怀孕21周、产后6周、6个月和12个月,腹直肌分离的患病率分别为33.1%、60.0%、45.4%和32.6%。
二、腹直肌分离对身体的影响
1.影响美观:腹部松垮。
2.腰酸背痛:腹部肌肉力量薄弱造成腹直肌易分离,脊柱稳定性下降,患者可能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。
3.内脏器官移位、下垂:因为腹直肌分离导致压迫内部器官,患者容易出现出现恶心、呕吐、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。
4.泌尿系症状:可能合并尿失禁。
三、如何预防腹直肌分离?
预防腹直肌分离的工作应该从怀孕前就开始着手,比如:
孕前要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,加强核心肌肉群的日常锻炼等。孕期应该注意合理饮食、营养均衡,既要避免过度肥胖也要预防营养不良,控制胎儿体重增长在正常区间内,避免巨大儿的发生。
孕期控制血糖,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。孕期也要根据自身情况保持适量的运动,给肌肉适度的刺激,这样也有利于阴道分娩的体力储备。
产中要避免无指征的剖宫产手术,剖宫产术中应尽量一期修复拉开的腹直肌,通过缝合让分离的腹直肌并拢,这样有助于恢复腹直肌的解剖位置和强度。
产后应避免负重和增加腹压的剧烈活动(比如长时间抱孩子),建议尽早恢复居家锻炼,必要时可以早期进行物理康复治疗,这些都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