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适宜技术——经穴推拿
中医适宜技术,是指安全有效、成本低廉、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,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内容丰富、范围广泛、历史悠久,并具有“简、便、效、廉”的特点,深受百姓喜欢。
我院特别推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,将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养生知识与广大市民分享,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。
经穴推拿技术
经穴推拿技术是以按法、点法、推法等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,起到推动经气、调节脏腑功能的推拿医疗技术。具有推动经气运行、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。适应的病证包括推拿科各种适应症,也用于保健按摩。
常见疾病推拿部位和穴位
1.头面部:取穴上印堂、太阳、头维、攒竹、上睛明、鱼腰、丝竹空、四白等。
2.颈项部:取穴风池、风府、肩井、天柱、大椎等。
3.胸腹部:取穴天突、膻中、中脘、下脘、气海、关元、天枢等。
4.腰背部:取穴肺俞、肾俞、心俞、膈俞、华佗夹脊、大肠俞、命门、腰阳关等。
5.肩部及上肢部:取穴肩髃、肩贞、手三里、天宗、曲池、极泉、小海、内关、合谷等。
6.臀及下肢部:取穴环跳、居髎、风市、委中、昆仑、足三里、阳陵泉、梁丘、血海、膝眼等。
推拿手法
1.点法: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部着力于施术部位,持续地进行点压,称为点法。
2.揉法:以一定力按压在施术部位,带动皮下组织做环形运动的手法。
3.叩击法:用手特定部位,或用特制的器械,在治疗部位反复拍打叩击的一类手法,称为叩击类手法。
适用范围
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所致的痛症,如头痛、肩颈痛、腰腿痛、痛经以及失眠、便秘等症状。
注意事项
1.穴位按摩宜在饭后1-2小时进行,每个穴位施术1-2分钟,以局部穴位透热为度。
2.穴位按摩手法应柔和有力,操作手法的频率和摆动幅度均匀,禁用暴力和相反力,一般每日1-2次。
3.腰、腹部按揉时,应先排尿。孕妇腰腹部禁止按摩。
4.选用适当按摩介质,如液状石蜡、姜汁、精油、滑石粉等,以减小阻力,防止擦伤,或增强按摩作用。
5.按摩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、恶心、剧烈疼痛、面白肢冷等不适,应立即停止操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