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医院概况 > 医院文化

医史为鉴 | 《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》医德篇连载(二)

时间:2024-12-08 11:57发布人:小编浏览:

  开篇语录

  中医药典籍浩如烟海,积淀了几千年来中医先辈的实践经验和思想智慧,也蕴藏着大量医德医风医道的思想精华,是新时代中医药行业开展医德医风医道建设的思想宝库。古代医家格言警句凝聚着古人的真知灼见与心得感悟,具有很强的启示和教育意义。挖掘整理中医药传统文化中的医德医风医道的思想精髓,将其中的格言警句整理阐发,与时俱进地诠释其现实作用和当代价值,能够成为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教育内容的有效供给,启迪医务工作者形成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追求。

天下万事,莫不成于才,莫不统于德。

0.jpg

  【原文】

  天下万事,莫不成于才,莫不统于德。无才固不足以成德,无德以统才,则才为跋扈[1]之才,实足以败,断无可成。有德者,必有不忍人之心[2]。不忍人之心油然而出,必力学诚求其所谓才者。医也,儒也,德为尚矣。

  【简介】

  选自吴瑭《医医病书》附三《医德论》。吴瑭(1758 ― 1836),字鞠通,清代着名医学家,温病学派代表人物,着有《温病条辨》《吴鞠通医案》等。《医医病书》是一?部医论着作,共二卷,系吴瑭为针砭医界时弊而作。《医德论》系曹炳章增订该书时增补的附录。

  【注解】

  [1]跋扈:专断骄横。[2]不忍人之心:即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的同情之心,儒家认为,是人天生具有的善心。

  【语译】

  天下万事,没有不是靠才干而成功,没有不是靠德行来统领的。没有才干,是不?能成就德行的。而如果没有德行来统领才干,那么才干就会变成无法无天的跋扈之才,反而足以导致失败,绝不可能成功。有德之人,必定具有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的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同情之心。当同情之心油然而生,就一定会努力学习,诚心诚意地修炼以增长才干。医者其实就是儒者,追求德行高尚。

  【阐释】

  这段文字重在强调德与才的辩证关系。德才兼备,以德为先,在任何时候、任何?人身上都是适用的,作为“健康所系、性命相托”的医务工作者,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坚守之。

  本文对德与才的关系有着精辟的论述,要成为良医,必须德才兼备。天下万事,没有才干和能力,则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,然而如果没有道德价值来统御才干能力,?则才干能力不受节制而肆意发挥,必然导致滥用,成为一种跋扈之才,甚至可能因为 其才干和能力造成更大的破坏。所以没有德统御的才,不但不足以成事,反而可能会使人误入歧途。

  德的根源在于人的良心。有德之人,必定有着一颗不忍心看到他人受难的恻隐之心。恻隐之心,是儒家最根本的价值观念——仁爱观念的发端。医乃仁术,就是发端?于人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本心。当医家捧出自己的善良本心,看到别人遭受病痛的?折磨,恻隐同情之心就会油然而生,也就产生了努力精研医学的强烈内在驱动。故而对于医家而言,注重医德尤为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