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工作动态

云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汤小虎传承工作室赋能基层:从 “输血” 到 “造血”, 打造痛风和风湿防治生力军!

时间:2025-04-17 14:35发布人:小编浏览:

  为积极响应“世界痛风日”健康号召,4月15日,景谷县中医医院依托“云南省名老中医药专家汤小虎传承工作室”开展以“全民关注痛风日”为主题的义诊及学术帮扶活动,这是工作室落地景谷县中医医院后“资源下沉、长效赋能”的生动实践。

0.jpg

  省级资源下沉:家门口的“专家课堂”

  活动当日,痛风门诊(针灸科诊室)门口患者手持病历有序等候。汤小虎教授通过中医四诊合参、体质辨识等方式,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。针对痛风急性发作期、慢性期及并发症患者,结合中药内服、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进行综合调理。诊疗间隙,汤教授开启“移动课堂”,与跟诊医生探讨疑难病例,跟诊医师感叹:“跟着汤教授看诊,从问诊时捕捉舌脉细节,到辨证时把握病机转化,每一步都是宝贵经验!”这种“诊疗+教学”双轨模式,让基层医生在实战中淬炼诊疗能力,真正实现“看病即学习,跟诊即提升”。

1.jpg

  学术薪火相传:从“单点支援”到“长效育能”

  作为工作室的核心任务,汤小虎教授在义诊结束后为医务人员开展《风湿病的中西医诊疗》专题培训,深度解析风湿病中医“治未病”策略与现代诊疗技术融合路径。他强调:“我们的帮扶不仅输送技术,而且要为县级医师团队筑牢中医思维根基,助其成长为能独立应对复杂病症的诊疗力量。”工作站自落地以来,以“传理念、教方法、建机制”为路径,通过定期坐诊、远程会诊、学术讲座等方式,构建起“线上+线下”长效培育机制。

2.jpg

  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:激活基层医疗新动能

  汤小虎教授深入病区开展教学查房,现场示范如何通过舌脉变化精准辨证。在病例讨论环节,他围绕疑难病例抽丝剥茧,从中医经典理论切入,结合现代诊疗指南,引导医生拓宽诊疗思路。青年医师坦言:“专家手把手教学,把复杂病症的诊疗逻辑梳理得明明白白,这样的实战指导太解渴了!”通过沉浸式带教,“授人以渔”的帮扶模式正让我院医疗队伍从“跟跑者”转变为“守护者”。目前,风湿科经专家指导,已能独立开展多项特色疗法,患者留存率显著提升。”

3.jpg

  4.20世界痛风日

  2025年4月20日是第九个“世界痛风日”,又称“全民关注痛风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走出误区,回归科学”。

  痛风性关节炎离我们远吗?

  “痛风是老年人才得的病?”

  “喝点小酒吃海鲜没什么大不了?”

  这些认知误区正在让痛风年轻化!

 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,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的“刀割样”剧痛。数据显示,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.77亿,其中近15%会发展为痛风。

  这些高危因素就在你身边

  ①无肉不欢:过量摄入海鲜、动物内脏、浓肉汤

  ②饮酒应酬:酒精会抑制尿酸排泄

  ③饮料代水:含糖饮料中的果糖加速尿酸生成

  ④久坐不动:代谢减缓导致尿酸堆积

  ⑤熬夜压力:内分泌紊乱影响嘌呤代谢

  年轻人常自恃身体好,但接诊案例中已有20岁患者因长期奶茶配炸鸡诱发急性痛风!

  痛风的“三级警报”

  一级警报(急性发作期):

  午夜突袭:常在深夜或清晨发作

  红热交响: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灼热

  痛如刀锯:疼痛强度可达10级(女性分娩为7-8级)

  二级警报(间歇期):

  无症状≠安全!尿酸结晶仍在悄悄沉积

  三级警报(慢性期):

  痛风石侵蚀关节致畸形

  尿酸性肾结石风险升高

  合并高血压、糖尿病风险增加

  特别提醒:

  痛风治疗需要风湿科全程管理,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