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景谷中医】中医适宜技术——岐黄针疗法技术
时间:2024-10-31 15:09发布人:小编浏览:
次
中医中医适宜技术,是指安全有效、成本低廉、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,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内容丰富、范围广泛、历史悠久,并具有“简、便、效、廉”的特点,深受百姓喜欢。
我院特别推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专栏,将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药养生知识与广大人民群众分享,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和防病能力。
岐黄针疗法技术
岐黄针,针法源于《黄帝内经》中五刺法,强调“轻”和“快”,轻者,刺激量小,取穴少,快者,进出快,起效快。针具源于古代“九针”,并借助现代材料和工艺,兼具硬度和韧度,针对各种痛症的一种无痛治疗方法,是中医守正创新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。
操作特点
“岐黄针”的优势在于其临床操作特点的“轻”和“快”。
“轻”者,手法轻巧,疼痛感小,每次治疗一般仅取3-4穴;
“快”者,飞针进针,得气即止,单个穴位的操作时间10余秒。
不留针,岐黄针在临床使用上进针快,针体滞留体内时间短,针体刺激信号传导迅速,不需要留针,缩短临床针灸治疗时间。
见效快,岐黄针治疗完后,疼痛可当即缓解许多,甚至立竿见影,可以基本达到针去痛减或痛消。
疗程短,一般痛症2-3次治疗即可减轻甚至消除疼痛。
适应症
各种痛症,如颈椎病,肩关节痛,腰痛,膝关节痛,踝关节扭伤,三叉神经痛,头痛,胁痛,以及落枕,耳鸣耳聋,肱骨外上髁炎,肱骨内上髁炎,腕管综合征,腱鞘囊肿,呃逆,排尿困难,带状疱疹,帕金森,颞下颌关节紊乱等。
禁忌症
1.孕妇不宜在下腹、腰骶部及合谷、三阴交、至阴等部位和腧穴进行针刺。
2.小儿囟门未合时,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。
3.皮肤感染、溃疡或肿瘤部位,不宜针刺。
4.有出血倾向者,慎行针刺。